FBI 警告 iPhone 和 Android 用戶切勿回覆這些訊息🚫

| May 18, 2025 | 0 Comments

AI 驅動冒充攻擊正在上升中,目標個人企業。」
強調,對抗這類升級威脅需要「人的警覺性強化身分安全機制。建議企業繼續強化以下措施:

  • 落實最小權限原則
  • 身分基礎設施
  • 保護敏感帳戶存取權限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FBI) has issued a stark warning © Getty Images

攻擊利用生成AI 製作語音、影像、簡訊影片,成為一項日益嚴重威脅。因為攻擊越來越透過內容,發起複雜社交工程攻擊。

雖然 FBI 警告引起廣泛關注,部分因為攻擊目標身份敏感,FBI 指出,更大風險在於金融犯罪。

針對通訊威脅傳統網路攻擊不同……它們**利用不是技術漏洞,而是『信任』。**複製聲音可以通過傳統語音生物辨識系統。偽造視訊通話可能足夠準確度冒充企業高層,進而誘發轉帳重設密碼。」

這裡提供一些實用建議,幫助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這個 AI 冒充真偽時代保持安全,無論電子郵件、電話、簡訊,甚至影片攻擊:

  • 驗證意外請求如果收到緊急報稅相關訊息,務必透過可信其他管道確認訊息內容,行動。
  • 注意不自然之處AI 生成內容可能會出現奇怪語句、過於制式問候語,即時對話反應遲緩。
  • 直接官方電話如果有自稱來自國稅局你的報稅機構,掛斷電話,自行前往官方網站查找電話號碼重新打。

為了防止簡訊詐騙(smishing)內容攻擊,千萬不要那些突如其來帶有緊迫感簡訊連結就算看起來聽起來像是真的輕信。絕不透過簡訊分享個人財務資訊,始終透過可信聯絡管道進行驗證。

The FBI said AI content has reached the point where it’s © Getty Images

這些警告不再只是「小心拼字錯誤簡訊」或「陌生連結」這麼簡單,而是面對一種幾乎無法辨識AI 驅動詐騙攻擊聲音、影像、甚至模擬我們親友政府高層來電,透過技術欺騙我們情感信任。

令人不安的是:這些訊息看起來「天衣無縫」,聲音亂真,FBI 都說「不要相信任何自稱是高層官員訊息」。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活在一個「看到代表真的、聽到代表可信」時代

提醒我們,每一個手機用戶必須提高警覺,學會資訊真假時,主動驗證對方身分、不要衝動擊、不要急著回應看似緊急訊息不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避免無意中成為一波詐騙破口。

總的來說,這次FBI 警告,所有智慧手機用戶警鐘——**以為不會成為目標,現在詐騙幾乎是「打造」的。**唯有警覺、懷疑、驗證,我們才能保護自己數位身分財產安全!!

資料來源: Forbes

©本報導所含文字屬 WaCow Media 版權所有,歡迎非商業讀者轉載且註明出處。如有盜文/盜圖者竄改盜用,一經發現,將訴諸法律途徑。

上一頁 1 2






Comments

comments

Tags: , , , , , , , , , , , , , ,

Category: Default, Featured, News 新聞, Whats Hot, 資Information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