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如何為小朋友準備安全健康的玩伴聚會?

@Yan / Pexels
3. 室外聚會更健康
足夠大的室外空間,不僅可以讓小朋友有更大的玩耍空間、保持距離,也可呼吸新鮮的空氣。室外的空間的空氣流通可以減弱病毒的傳播。例如,在室外騎單車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然而室外游泳或者蹦床需要嚴格把控防疫設施,不容忽視。視頻聚會雖然不像室外聚會那麼令人激動,但是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Big Bear Vacations / Pexels
4. 準備好必備用品
口罩、乾洗手液、消毒酒精、消毒紙巾、手套… 這些消毒必備物品缺一不可。小孩們可能會玩得過於興奮,不如每 20分鐘休息一次,進行一次消毒。聽起來似乎很麻煩,但是消毒防疫較一時玩鬧的喜悅更為重要。準備多一點玩具或者單個打包好小零食以防萬一。防疫期間,並不鼓勵分享玩具和零食!

@Gustavo Fring / Pexels
5. 教導小朋友社交距離概念
儘管大人對社交距離已經習以為常,對於小朋友來說,6英尺社交距離仍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特別是在玩樂的時候,很容易會被忽略。大人可以利用孩子們常用的玩具,如游泳浮板、呼啦圈等,告訴小朋友6英尺社交距離的大致概念。並時刻進行自我提醒和保護。或者準備好消毒過的玩具和瑜伽墊,讓小朋友坐在瑜伽墊上面保持距離玩耍,這樣有趣又安全。

@Jan Haerer / Pixabay
6. 記下大家的聯繫方式
留下大家的聯繫方式,以防萬一。若真有人出現症狀,可更方便快速地進行追踪。

@Gustavo Fring / Pexels
疫情期間社交變化天翻地覆,盡管諸多限制、防備,讓日常生活變得無比囉嗦麻煩,但涉及到染疫風險,尤其是與孩子有關時,即便再囉嗦再麻煩,提早安全防憊也要比事後悔不當初好太多。
* 專家建議,免疫力低下或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他們更易感染新冠肺炎,應避免聚會以及大多數公共場所。
Comments
Category: ALL 頻道, Default, Family 家庭 親子, LifeStyle生活, Whats Hot, 健康Health, 家庭 Family, 親子Kids, 趣F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