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战争正火热 假环保商品成为新减塑陷阱?

| August 20, 2018 | 0 Comments

pic via google images

 

全球对抗塑胶污染,努力提出减塑方案,不过专家提醒,部份强调可生物分解的产品,实际降解年限恐比人类寿命还长,且为保存塑形又添加化学品,假环保商品成为减塑陷阱。

 

联合国表示,每一年,全球塑胶袋消耗数量高达5000亿个;每一分钟,全球卖出100万个塑胶瓶。其中大部份塑料制品都丢弃在自然环境中,最终流入海洋,估计每年至少有800万吨塑胶产品流入海中,相当平圴每秒就有一卡车的塑胶垃圾倒入海洋。

 

海洋污染不仅对生物、渔业及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当塑料分解成微碎片,由鱼类摄入后,最终影响人类饮食健康。目前各国政府已动起来,自2002年起,孟加拉、印尼、澳洲、义大利、美国及加拿大陆续在中央或地方层级,推行一次性塑胶袋使用禁令或加收费用。

pic via tuv

欧盟在今年1月公布塑料战略(Strategy for plastics),5月提出新法案,盼在区域内全面禁用吸管、塑胶餐具和棉花棒等一次性抛弃式塑胶制品,并推动在2025年之前,让宝特瓶回收率达到90%。

 

相较全球政府的积极立法,企业也努力研发塑料替代品。市面上有原料来自小麦、稻秆、玉米、竹子、马铃薯及甘蔗渣等餐具或吸管,强调使用完,可经由生物分解(biodegradable)完全返回大自然。

 

不过,有专家指出,有些环保材质的替代产品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首先是强调可生物分解,但分解需要多少时间,10年、还是100年。若100年也说是生物分解,这样能否接受。

Pic via google images

其次,有些环保材质为了易于保存、塑形,或增加硬度,反而会加入化学品。未来回收处理时,投入成本可能增加。

 

台湾的成功大学材料工程学系教授廖峻德表示,玉米等植物淀粉所做的环保产品,是先将淀粉分解成糖精及发酵,产生有可塑性的聚乳酸粉,原材料具有无毒且可分解的优点,但问题是聚乳酸遇热会变软分解,若要能承装热食,还得加上交联剂或抗分解剂等化学品,反而产生毒性,失去环保产品本意。

 

他说,当消费者追求产品功能愈来愈多,制造商就必须加入更多材料,让回收愈来愈困难。如果厂商只负责制造赚钱,最后废弃物却变成政府责任,甚至要补贴资源回收业者处理,社会也应开始思考这样是否合理。

pic via google images

廖峻德认同欧盟目前推动减塑从整体性思考,正视产品「材料」才是推动循环经济的关键,欧盟除从产品设计源头要求使用可分解及无毒性回收材料,更规范业者揭露产品成份,制造商也有义务负担废弃物管理与清洁费用,「瞻前顾后」双重把关,才能真正落实环保。

 

资料来源:CNA





Comments

comments

Tags: , , , , , , , ,

Category: LifeStyle生活, Whats Hot

About the Auth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