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冰島地區氣溫上升🦟當地首次發現蚊子
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冰島氣溫升高,當地首次發現蚊子蹤跡。

A Culiseta annulata mosquito, seen here in the United Kingdom’s Stodmarsh Nature Reserve, as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Iceland. Robert Pickett/Alamy
這種攜帶疾病的昆蟲最初是由昆蟲愛好者比約恩·赫亞爾塔森(Björn Hjaltason)發現的,他於 10 月 16 日在 Facebook 群組「Insects in Iceland」中貼文,描述自己看到了一隻「奇怪的蒼蠅」。赫亞爾塔森居住在 Kjós 花園小鎮,他收集了這隻昆蟲,並發現它是一隻雌蚊。
冰島自然科學研究所的昆蟲學家馬提亞斯·阿爾弗雷松(Matthías Alfresson)確認,研究人員從用來吸引飛蛾的紅酒繩中捕獲了三隻蚊子,兩隻雌蚊和一隻雄蚊。
這些蚊子屬於環尾庫蚊(Culiseta annulata),是一種耐寒物種,分布於古北界地區,包括北非、歐洲以及喜馬拉雅山以北的亞洲地區,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料。C. annulata 是英國最常見的蚊子物種。據羅格斯大學向量生物學中心主任兼昆蟲學家迪娜·方塞卡(Dina Fonseca)表示,它也曾被引入加拿大及美國北部地區。
方塞卡表示,環尾庫蚊(C. annulata)常在人工容器中產卵,例如雨水桶、水槽、花盆以及廢棄輪胎,這使其能夠擴散到新的地區。
根據《世界人口概況》(World Population Review),冰島過去是全球兩個氣候過於寒冷而無法棲息蚊子的地區之一。該國獨特的氣候與生態條件過去並不利於蚊子生存,尤其缺乏蚊子繁殖所需的溫暖靜水。
然而,冰島擁有綠地與季節性氣溫,可維持昆蟲的生存,隨著氣溫升高,這可能使蚊子得以遷入冰島。
根據《世界氣象歸因》(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由於來自南方的暖空氣持續流入,冰島的升溫速度是北半球其他地區的四倍。